13666359838
當前,全球工業發展有三大特征:全球產能過剩,全球氣候轉暖,智能制造和經濟數字化發展。在這種大背景下,盡管我國厚壁無縫方管行業去產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,但并未能徹底解決結構性問題。
鋼鐵行業“長流程”工藝規模龐大、碳排放量大,產能總體過剩,轉型的目標應該是由高碳型轉向低碳型,升級的內涵應該是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級。因此,轉型升級的戰略方向應該是綠色化和智能化,因為綠色化是企業生存的底線,智能化是企業發展的制高點。所謂綠色化,即打造全供應鏈的高效、清潔、低碳、循環發展的制造體系,所謂智能化,即信息化和制造體系的深度融合,簡言之是“機械化+自動化+數字化+網絡化”。本文指出了12種結構性問題,并闡述了綠色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路徑,筆者認為,只有創新驅動才能有效化解結構性問題,使行業實現可持續平穩發展。
厚壁無縫方管行業的發展正處在歷史的一個新的轉折點,面臨三個特征:一個是全球產能過剩;一個是全球氣候變暖,需環境保護、碳排放控制;一個是計算機技術(硬件和軟件)的飛躍發展,推動工業4.0、智能制造的發展及經濟數字化。
就是在這樣三個特征下,我國厚壁無縫方管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。就去產能而言,現在統計有1億多噸鋼鐵產能已經關停或淘汰了,同時清除“地條鋼”企業約630家,涉及產能1.4億噸~1.6億噸。總體來看,去產能成效顯現,行業運行平穩,企業扭虧增盈,但結構性矛盾猶存,鋼鐵行業供大于求的矛盾尚待徹底解決。這是因為,去產能只是消除了部分同質化產能的數量,取締“地條鋼”直接受益的是長材企業,這從今年上半年長材(棒線材及鋼筋)市場形勢比板材好就可以看出。何況板材不同層次的產品之間,存在同質化競爭,板材供大于求,而部分關鍵產品仍不能滿足市場下游用戶對高檔用鋼的需求,就是說產能過剩和有效供給不足的狀況并存。對此,有專家甚至認為“板材的結構性問題解決起來比清除‘地條鋼’難度更大”。
在去產能過程中,應既采取行政手段又采取市場手段。在行政手段上,有的地方缺乏調查研究,缺乏針對產品結構有力的調整政策,反而將去產能的指標層層分解,簡單分解到企業,“外科手術式”一刀切,這樣做,去產能的指標落實了,但結構調整的目標卻落空了。在市場化方面,通過“在去產能中重組,在重組中去產能”方式取得顯著成效的是寶鋼與武鋼重組而成的寶武集團。但與此同時,由于行業形勢好轉,厚壁無縫方管企業推進兼并重組的積極性卻有所降低,因此,京津冀地區及位于河北環首都經濟圈的重點鋼鐵產能聚集區,通過兼并重組或產能整體退出是去產能的一項重要措施。從全國布局來看,“北重南輕”“東重西輕”的不平衡結構布局也應當在本輪去產能過程中加以調整,強調沿海建設大型鋼企的思維造成了同質化的結構,如南方沿海及北方沿海都有兩個相距不足200公里的臨海鋼企。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hbwffg.com
聯系人:邢經理 電話:0635-8886648 手機:13666359838
地址:山東聊城市經濟開發區遼河路東首03號